1. 患者選擇適應癥評估:確保患者符合ECMO治療的適應癥,如嚴重心肺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禁忌癥評估:排除ECMO治療的禁忌癥,如不可逆的腦損傷、嚴重感染等。2. 插管與連接插管位置:選擇合適的血管進行插管,避免插管位置不當導致的并發癥。管道連接:確保所有管道連接正確、緊密,避免泄漏和氣泡。3. 抗凝管理抗凝治療:ECMO治療過程中需要使用抗凝藥物,以防止血栓形成。監測:定期監測患者的凝血功能,調整抗凝藥物的劑量。4. 監測與調整生命體征:持續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ECMO參數:監測ECMO的流量、壓力、氧合效率等參數,根據患者狀態進行調整。5. 感染控制無菌操作:在插管、更換管道等操作中嚴格遵守無菌原則,防止感染。環境控制:保持ECMO治療室的環境清潔,減少感染風險。6. 并發癥管理出血: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傾向,及時處理。血栓:監測患者體內是否有血栓形成,必要時調整抗凝治療。血管損傷:注意插管部位是否出現血管損傷,及時處理。7. 撤離ECMO評估:在患者心肺功能有所恢復后,評估是否可以撤離ECMO。逐步撤離:逐步減少ECMO支持,觀察患者是否能夠適應。后續治療:撤離ECMO后,繼續進行必要的治療和康復。
(文章來源于東方醫療器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