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10日,中國醫院院長論壇在南京召開。該會議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以“把穩政策基調,推進醫藥腐敗集中整治”為主題進行講話。
其中提到,反腐要“集中突破,糾建并舉”,聚焦兩個“關鍵”,要與醫藥界辛勤付出、無私奉獻的絕大多數分開,不得與醫務人員正常收入所得相混淆,不得隨意打擊醫務人員參加正規學術會議的積極性,不得隨意夸大集中整治工作范圍。
郭燕紅司長的講話無疑傳達了積極信號,也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2022年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內設機構正式做出調整,原醫政醫管局更名為醫政司,原衛生應急辦公室更名為醫療應急司,同時撤銷疾病預防控制局、綜合監督局。
醫療應急司下設綜合處(行風處)、醫療應急管理處、醫療應急指導處、公共衛生醫療管理處、醫療衛生安全和血液管理處、醫療監督處。
該司主要職責為:
1.組織協調傳染病疫情應對工作,承擔醫療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組織指導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治和緊急醫學救援工作;
2.擬訂醫療安全、醫療監督、采供血機構管理以及行風建設等行業管理政策、標準并組織實施;
3.擬訂重大疾病、慢性病防控管理政策規范并監督實施。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醫療應急司主管“行風建設”。2023年8月15日,對于反腐糾偏的重磅文件《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有關問答》即為醫療應急司發布,所以其最權威,可以說是風向標。
十八大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會同相關部門,協同推進醫療反腐工作。十九大以來,醫藥衛生領域腐敗案件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反腐斗爭形式依然嚴峻復雜,存在醫療機構自身管理和行業監管不到位,腐敗行為存續時間長,形式更加隱蔽科研、新技術轉化領域風險不斷加大,查處醫藥領域腐敗問題的專業人員和技術手段不足,行賄與受賄的查處以及刑事處罰嚴重不均衡等問題。
從涉醫腐敗案例中呈現出四個特點,可以看出清查重點:
1.聚集在醫療機構:其中醫院占比77.4%,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比例多,占到83.5%;
2.聚集在招采領域:器械采購占36.7%、藥品采購占30.3%、耗材試劑采購占15.6%;商業賄賂、回扣、欺詐騙保是主要表現形式;
3.聚集在關鍵崗位:行政部門前三是采購辦、藥劑科、財務處;臨床前三科室為骨科、普外科、心內科;
4.聚集在“關鍵少數”:腐敗問題聚集在決策環節(機構負責人)、使用環節(臨床科室負責人)、采購環節(采購科室負責人)。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騙保案”、“四川省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李元峰受賄案”、“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集體受賄案件”等典型案例中,同時也總結出了權力運行的四個缺失:運行監督機制、自我糾錯機制、規范落實機制、長效監管機制。
為了不斷完善行業治理體系建設,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紅利,所以開展此次集中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7月6日,十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啟動為期1年的集中整治工作。
工作具有三個原則:
1.統一實施分級負責。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協作機制統一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和地方切實承擔集中整治的主體責任;分級負責、抓好落實;納入整治范圍的機構、單位承擔直接責任。
2.全面覆蓋聚焦重點。全鏈條:生產-流通-銷售-使用-報銷。全領域:醫藥領域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學(協)會、醫療衛生機構、醫藥生產經營企業、醫保基金、醫務人員。聚焦重點:“關鍵少數”、關鍵崗位;權利尋租;“帶金銷售”。
3.集中突破糾建并舉。瞄準關鍵問題:“關鍵少數”、關鍵崗位;重點問題、典型案件。堅持系統集成:線索處置、問題整改、行業治理。建立長效機制:健全規章制度、完善治理機制、規范行業監管、鞏固整治成效。
具有六個方面重點:
特別強調,聚焦兩個關鍵,要與醫藥界辛勤付出、無私奉獻的絕大多數區分開。
同時,工作中要處理三方面關系:一是要處理好全面覆蓋與聚焦重點的關系;二是需要處理好絕大多數與極少數的關系;三是需要處理好當下改與長遠治的關系。
公立醫院作為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主要載體,衛生系統為人民服務的重要窗口,本次“糾建并舉”,一方面要深入開展自查自糾,依法依規依紀開展工作;另一方面更要把握分寸、保障秩序:
1.妥善組織。根據上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要求,做好醫務人員思想動員,組織自查自糾;明確自查范圍、自查內容、自查措施和自查目標,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臺賬,把握統一尺度,依規依紀依法開展工作。
2.把握分寸。不得與醫務人員正常收入所得相混淆,不得隨意打擊醫務人員參加正規學術會議的積極性,不得隨意擴大集中整治工作范圍。
3.保障秩序。保障醫院通過正規渠道進行藥品、設備、耗材等采購不受影響;保障好醫院正常的就醫秩序,不得借集中整治工作為由,倦怠消極工作,隨意推諉、拒絕患者就醫,也要做好煽動性輿情導致醫院診療秩序受影響的防范。
醫藥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也是涉及公共資源分配的關鍵領域。
然而,我國醫藥領域長期存在著嚴重的腐敗問題,嚴重影響了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醫藥領域腐敗的根源在于現行制度設計存在缺陷,導致監管漏洞,也為腐敗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當下來看,糾治整改是當下的治標之路。工作上要查擺整改發現問題,改正人員錯誤行為,補齊監督管理漏洞。秉持寬嚴相濟原則,對主動說明問題和主動投案人員給予寬大處理;對隱瞞不報,不配合調查,甚至對抗調查的人員嚴肅處理。
長遠來看,認真貫徹落實行風建設有關文件,建立健全行風組織架構,明確主體責任;從思想道德機制、管理機制、制約機制入手,建立風險防控、內部監管、考核評價、通報整改等機制形成閉環,進一步推進實現長效機制,并從源頭上保障行風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醫療腐敗事關醫療體系的健康運行,事關人民群眾的健康權力,反腐作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到目前階段的必經過程,是民心所向,更是大勢所趨。
醫療反腐不僅要“常態化”,更要“精準化”,任重而道遠!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