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4日是第54屆世界標準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將今年世界標準日主題確定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并發布2023年世界標準日祝詞,旨在彰顯標準對促進數字健康技術的應用,醫療設備與系統的研發、制造與維護,確保全世界可以廣泛獲得有效、安全、可靠的醫療設備、健康服務的重要意義。現將我國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與技術體系建設情況進行刊發,供各地參考。
我國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
與技術體系建設情況
近些年來,我國系統性地創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與技術體系并在全國廣泛推廣應用,開啟了我國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新格局,引領了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水平的跨越式發展,有力支撐了醫療健康服務能力、服務水平提升和服務模式創新。
一、創建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體系
研制包括互聯互通數據標準、互聯互通技術標準、互聯互通管理標準“三位一體”的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體系,推進中國醫療健康信息標準的國際化。
(一)研制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數據標準。設計“數據字典→數據元及值域代碼→數據集→共享文檔”語義層級遞進路徑,以數據元和數據集規范約束文檔中的數據元素,以模板庫規范和約束文檔內容,以值域代碼約束文檔的編碼型數據元素,研制電子病歷基本數據集及醫療健康業務系統的數據集、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共享文檔規范等62項行業數據標準,保障醫療健康數據語義互操作與共享互認。
(二)研制區域衛生信息平臺與醫院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研制以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技術規范(WS/T?。矗矗福玻埃保矗⒁噪娮硬v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平臺技術規范(WS/T 447-2014)、居民健康卡技術規范等14項行業技術標準。平臺技術規范規定信息平臺的參考技術架構、平臺基本功能要求、信息資源規范、IT基礎設施規范、安全規范和性能要求等技術內容。研制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規范和醫院信息平臺交互規范20項行業技術標準,規定交互服務編碼和消息結構、消息與服務定義、數據類型與通用元素、通用服務與通用服務處理等一系列約束。
(三)研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管理標準。研制電子健康檔案與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標準符合性測試規范(WS/T?。担埃玻玻埃保叮㈦娮硬v與醫院信息平臺標準符合性測試規范(WS/T?。担埃保玻埃保叮?、醫學數字影像通信(DICOM)中文標準符合性測試規范(WS/T 548-2017)等7項行業管理標準,規定信息平臺標準符合性測試的測試過程、測試方法、測試內容和測試結果判定準則,以促進互聯互通標準體系的落地應用。
(四)推進中國數字醫學影像標準的國際化。研制醫學數字影像中文封裝與通信規范(WS/T 544-2017),在DICOM協議中增加GBK和GB2312等兩種中文字符集封裝方式,從影像設備底層實現醫學數字影像信息的中文封裝,填補了DICOM中文表達空白。該標準與HL7、DICOM、IHE等標準組織對接,其內容被采納為國際標準(Add?。牵拢恕。幔睿洹。牵拢玻常保病。茫瑁幔颍幔悖簦澹颉。樱澹簦蟆。妫铮颉。茫瑁椋睿澹螅濉。裕澹簟。牛睿悖铮洌椋睿纾模桑茫希汀。茫校保玻常矗?,推進了中國標準國際化。
二、完整提出以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和醫院信息平臺為樞紐的互聯互通技術路徑
提出以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和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平臺為樞紐的互聯互通技術架構,設計互聯互通交互服務技術內容,支撐醫療健康信息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一)提出以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和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平臺為樞紐的互聯互通技術架構。面向以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為內涵的互聯互通目標,設計以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作為區域內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樞紐,以醫院信息平臺作為院內信息互聯互通樞紐和對外信息交換的統一出口的技術架構,解決點對點對接復雜、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信息平臺參考技術架構分為信息基礎設施層、醫院業務應用層、信息交換層、信息資源層、平臺服務層、平臺應用層和平臺門戶層等7層。
(二)設計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和醫院信息平臺互聯互通交互服務技術內容。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交互服務對時間一致性服務、節點驗證服務、安全審計服務、基礎通知服務、居民及機構注冊服務、術語注冊服務、健康檔案采集存儲管理服務、文檔訂閱發布服務、預約掛號服務、雙向轉診服務、簽約服務、提醒服務等18部分內容進行定義,醫院信息平臺交互服務對文檔注冊查詢服務、就診信息交互服務、醫囑信息交互服務、申請單信息交互服務、預約信息交互服務、狀態信息交互服務等11部分內容進行定義。每部分內容均從交互服務的參與角色、消息封裝結構、服務尋址與訪問、通訊協議和調用過程等方面進行約束。通過交互服務技術,實現全民健康信息化(“46312”工程)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和縣級等四級區域平臺之間、區域平臺與醫院之間、醫院內部醫療健康信息的互聯互通。
三、建立整套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多維度技術測評方案
創建區域衛生信息和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以下簡稱互聯互通測評)四維度測評指標體系,構造區域衛生信息及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測評五級七等分級水平,建立隨著技術和業務發展的互聯互通測評迭代機制,持續更新評價指標體系。
(一)創建區域衛生信息及醫院信息互聯互通四維度測評指標體系。面向區域衛生信息化和醫院信息化建設,設計互聯互通測評和信息平臺架構的關聯模型,從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標準化、互聯互通標準化、互聯互通應用效果等4個維度,建立測評指標體系,包括428個區域互聯互通測評指標(2020年版),655個醫院互聯互通測評指標(2020年版)。為全方位評價醫院信息平臺的技術架構、功能實現程度以及應用效果提供科學方法,解決了困惑多年的醫院信息化建設評估難題。
(二)構造基于量化結果的區域衛生信息及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測評分級水平?;跍y評指標賦權,建立由等級分與可選分組成的測評得分,構造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乙等、四級甲等、五級乙等、五級甲等分級水平,建立逐步提升的互聯互通測評量化要求。測評結果分級水平為區域及醫院論證自身醫療健康信息標準貫徹和實施情況、評估自身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提供量化參照。
(三)建立隨著技術和業務發展的互聯互通測評迭代機制,持續更新測評指標體系?;冢玻埃保纺臧鏈y評指標體系,根據新型信息技術和區域與醫院業務發展,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指標及互聯網醫療等業務應用轉化為測評指標,制定2020年版測評指標體系,建立測評指標體系動態更新機制,引領醫療健康信息化新發展方向。
四、發明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自動化測試技術方法,研發測試工具
發明測試用例生成技術、數據字典自動標準化技術、數據集和共享文檔標準符合性自動化測試技術、醫院信息交換互通方法,研發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測評管理平臺和測試工具。
(一)發明一種測試用例生成方法及系統。構建文檔模版庫和基礎數據庫,根據需求選擇對應文檔模板,識別文檔模板庫中的數據元,獲取數據元的XPath路徑;從基礎數據庫中隨機抽取相應數據元值,將數據元值按照XPath路徑進行映射匹配,逆向生成新的測試用例,保證測試用例中每個數據元取值的隨機性。
(二)發明醫療數據字典自動標準化技術?;谠品盏姆绞剑瑢Ω鲝S商或者醫院的非標準數據字典進行標準化操作,將非標準數據字典上傳至云計算端進行自動匹配,把標準化的對應關系文件發送至本地客戶端,在本地進行標準化。
(三)發明衛生信息數據集和共享文檔標準符合性自動化測試技術。將被測醫療健康信息系統通過測試接口與測試平臺連接,通過測試平臺產生用于測試衛生信息數據的測試數據,對所接收到的處理后測試數據進行符合性測試,并自動得出測試結果。提出共享文檔的注入測試和抽取測試方法,以測試被測系統對衛生信息共享文檔標準的解析能力和對衛生信息共享文檔的解構能力。
(四)發明一種醫院信息交換平臺系統以及信息交換互通方法。設計醫院信息交換平臺系統,其特征包括流通控制模塊、存儲控制模塊、存儲單元模塊、檢索控制模塊、撤銷控制模塊、警示控制模塊之間的通信,實現醫療信息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互通。
(五)研發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測評管理平臺和測試工具。研發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測評的管理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測評“前期準備—申報—初審—文審—定量測試—現場查驗—結果發布”全鏈管理。研制互聯互通自動化測試工具和醫學術語管理系統,測試健康檔案及電子病歷數據集、健康檔案及電子病歷共享文檔、區域衛生信息和醫院信息平臺交互服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五、建立人機結合的互聯互通測評新范式
設計互聯互通人機結合的定量與定性同質化測評模式,建立全鏈條各環節新型測評流程,創建“國家級—省級”分級管理的互聯互通測評路徑。
(一)設計人機結合的定量與定性同質化的測評模式。對數據集、共享文檔和交互服務的符合性,采用測試工具,通過抽取、注入、解析和驗證等技術手段,進行自動化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定量評分;對于信息化基礎建設和互聯互通應用成效,依據統一的測評方案和指標體系,由測評專家進行人工定性評價,并給出量化評分。定性與定量結合、人工與機器結合,共同組成客觀、公正的測評模式,以保證測評的同質化和規范性。
(二)建立“申報-初審-文審-定量測試-現場查驗”等環節的新型測評流程。整個測評周期包括前期準備、正式申報、初審、文審、定量測試、現場查驗、結果公布等環節。通過測評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標準化業務系統建設應用和信息交換共享,驅動新興技術與業務融合,實現從標準的采納程度方面,以測促建,從標準的應用驗證方面,以測促改,從標準的應用效果方面,以測促用。
(三)創建“國家級-省級”分級管理的互聯互通測評路徑。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負責五級乙等及以上高等級和非分級省份測評工作,省級分級管理單位在國家級管理單位統籌規劃下,負責本地區四級甲等及以下測評工作。測評以標準依據統一、工作流程公開、質量要求同質、結果體現公正為原則開展,通過分級管理輻射全國,為全國其他領域信息化測試評價工作提供借鑒。
我國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與技術體系已成為“十二五”、“十三五”及“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頂層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全國區域和醫院信息化重點工程建設的基本依據。截至目前,發布基礎類、數據類、技術類、管理類、安全與隱私類、應用類等6類醫療健康信息行業標準252項、團體標準67項,覆蓋并規范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的全部環節;互聯互通測評涵蓋全國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國范圍內通過各批次測評的機構累計包括196個區域、839家醫院,全國范圍內設有27個分級管理單位,培訓全國現場查驗專家250余名、定量測試專家150余名。通過互聯互通標準與技術體系的建設,醫療健康信息標準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認識,“標準+平臺”的互聯互通實現路徑得到一致認可,“標準筑基、數據領航、平臺支撐”的理念在醫療健康信息化領域得到普及,為逐步實現全國范圍跨機構、跨層級、跨地域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奠定堅實基礎。
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需求不斷明確,醫療健康信息化領域新技術應用探索方興未艾,信息互聯互通2.0階段已撲面而來。下階段,需要統籌規劃、提前布局、整合力量,進一步完善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與技術體系,在頂層設計、標準體系、平臺支撐、數據集中、測評驗證的基礎上,疊加語義統一、隱私計算、可信共享、云鏈協同、跨鏈融合、供需協同等5個技術特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豐富信息互聯互通2.0的內涵,促進衛生健康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