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療領域的反腐風暴山雨欲來,勢頭很盛,筆者先后接受了財聯社、中新經緯財經、每日經濟新聞、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澎湃新聞、第一財經、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這里就將媒體采訪問題進行一個歸納并將回答附于后。
問:自7月28日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會議后,全國多地醫療反腐勢頭正勁。多地衛健委公布舉報電話、多個學術會議延期、醫生不見醫藥代表……和以往的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整治相比,為何這次的力度如此之大?決心如此之強?可能涉及哪些原因?您認為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會對醫療體系和患者造成那些影響?
答:此次反腐確實不同以往,力度較大,我以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自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將醫藥購銷領域腐敗行賄受賄納入“刑罰”以來,反腐一直在進行,但腐敗問題依舊在,而且呈現更加擴散、蔓延、隱秘特點;二是盡管明確受賄行賄一起罰,但實際上并沒有完全做到位;三是之前反腐主要集中在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并沒有真正在全領域、全流程形成全覆蓋;四是當下的內外環境要求在治理群眾身邊腐敗問題上加大力度。可以說醫藥領域腐敗既是體制之禍,反過來也會反噬體制本身,一方面更加凸顯醫療體系存在的“病”,不但會消解醫改成果和財政投入,而且還會加劇患者看病就醫負擔。
問:我們醫療領域是否存在一些難以觸動、消除的“頑疾”,這次整治工作是否會鏟除一些“頑疾”?在整治中有哪容易忽略的地方?
答:確實存在很多“頑疾”難以觸動難以消除,原因在于醫藥購銷領域腐敗問題鏈條長、成因復雜,需要在體制機制上更多創新,這次反腐已經考慮到這一問題,將醫藥企業、學會協會與醫療機構一并納入,應該會對頑疾治理有比較大的作用,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還沒有全部納入。
問:你覺得這次反腐風暴是突如其來的還是有跡可循?與國家醫保局的基金監管和對醫院的管理之間有什么聯系?
答:這次反腐風暴既是“突如其來”,又“有跡可循”,突如其來在于十多年來醫藥反腐一直在搞,但腐敗問題依然在,而且呈現擴散蔓延和隱秘,動不動還曝出大雷,根本原因是過去重點關注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沒有形成全鏈條、全領域、全覆蓋。也沒有做到行賄受賄一起查。再加上,今年打擊騙保和醫保支付制度改革以及疫情之后,醫療機構運營困難面擴大,醫藥企業經營更加困難,在這種背景下,腐敗風險可能加大,所以大家感覺反腐風暴突如其來,實際上也是“有跡可循”。從這一點來看,與醫保和醫院管理也有關系。
問:這次重點是醫藥行業的哪些領域?對行業發展會有什么影響?
答:這次反腐特別強調,全流程、全鏈條、全領域、全覆蓋,當然除了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之外,重點自然會放在醫藥企業(包括生產、流通),協會學會,從影響看應該包括兩方面,積極方面可以加速醫藥產供銷(生產、流通、使用)領域合規,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不利方面可能會因為不適應而給行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增加醫療機構運營難度,也會給企業復蘇帶來新的挑戰。之所以有這個擔憂,主要是“來勢較猛”,目前紅線在哪,尺度多大還不清晰。
問:針對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反腐工作會對“三醫領域”產生哪些影響?
答:無疑這次針對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反腐,對于醫藥產、供、銷會形成巨大的沖擊,特別是加速行業“合規”“合法”經營有很大好處,也會極大遏制行業腐敗并從源頭上得到治理,但由于來勢迅猛,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誤傷,比如當前股市的反應就不同尋常,很多會議暫停就有等待觀望的意思,主要是還是不太清楚“邊界”,醫療機構也在主動收繳“講課費”,而這些都需要一個明確的規定來約束,否則可能出現不利后果。
問:在醫療領域存在哪些主要的腐敗問題?醫藥反腐行動的大背景下,全國多地、多場學術會議都宣告延期開展或取消。為何醫藥學術會議的濫用成為腐敗問題的一個突出表現?
答:醫療領域存在的腐敗問題比較廣泛,無非醫藥購銷、工程建設、物資采購、選人用人等。作為醫藥企業,還存在帶金銷售和變相的帶金銷售,比如學術會議。近年來,在醫藥反腐行動的大背景下,過去由醫藥企業直接與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接觸的渠道被堵死,而一些管理不規范的協會學會可以利用醫藥企業贊助通過舉辦學術活動,披著合法外衣做了“媒介”。
當然,學術會議并不能和“腐敗”直接劃等號,學術會議對于分享相關領域前沿知識,傳播新理念、新政策、新管理等做出了很多貢獻。但據我判斷,此次反腐風暴力度前所未有,不排除未來行業內學術會議數量會呈現斷崖式的下降,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非必要不開會”將會成為行業共識。
問:醫療反腐面臨哪些挑戰和困難?反腐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
答:醫藥領域反腐敗難點和其他行業腐敗盡管行業不同,但根源類似,都在于市場發育尚不健全,法治體系尚不健全,很多規矩規范還未形成,執法不嚴有關,行業內很多做法都處于合法合規與不合法不合規的邊沿,加之,國人太聰明,總是善于游走在邊沿地帶,總是能夠突破規矩,因此醫療反腐仍然任重道遠,其重點也會不斷推陳出新,其挑戰也在于此。
問:如何加強對醫療行業的外部監督和社會監督?醫療機構內部的監管和懲治機制如何有效地發揮作用?
答:外部監督、社會監督很有必要,但重點遠不止于“監督”,更主要的是完善體制機制,從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上大做文章。而內部監管更多的還要依靠“民主”“制度”來解決,預防為主。
問:這幾天密集聊了幾個醫藥代表,他們都很疑惑,在現在這種環境下,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包括有外企的醫藥代表負責人說,他們之后只短暫推廣創新藥了,那么合理的學術推廣邊界在哪里,醫藥代表何去何從?我們國家一款藥是不是觸達消費者要比國外慢很多,是因為這個流程才滋生了腐敗嗎?要想賣的好,是不是必須得企業去做工作?
答:合理的學術推廣邊界確實需要“劃定”,但也確實比較難,因為中國人太“聰明”,即使有了明確“邊界”,也難保不會越界。關于醫藥代表何去何從?說實話,未來,醫藥代表肯定不會消失,由于“醫藥代表”已經被納入我國職業名錄,因此它將是合法的一個職業,但可以肯定的是數量少一定會大幅度減少,職業要求將更加規范、標準,下一步會和“醫生”一樣有執業準入,職業行為也必定會走上規范化,以學術推廣為重點而不是新藥推銷。我們國家一款藥觸達消費者可能要比國外慢很多,但“慢”應該不是滋生腐敗的原因,滋生醫藥購銷領域腐敗原因比較復雜,在生產、流通、使用各方面都有問題,生產方面是企業多、小散亂、以仿制為主原研創新藥少,導致不正當競爭就成了占據市場的主要手段,流通同樣存在亂,而且比生產環節更亂,很多都依靠“人脈資源”,技術含量低,使用方面沒有形成合理的價格機制,醫療服務價格不能及時調整,致使醫療機構不能憑技術和服務解決生存和發展,因此就形成了一系列腐敗。如果這一切能夠通過這次大力度反腐建立起好的機制,也許企業要想賣的好,就不用去做工作了。
問:這種雷霆行動能否持續,我們應該建立什么樣的長效反腐機制?
答:按照一般規律,雷霆行動不可能持續太長,但也不好判斷。但不管多長,最終都必須建立長效機制,這個在今年下半年醫改重點任務重已經有了安排。不久前下發的2023年下半年醫改重點任務明確要“全面加強醫藥領域綜合監管。指導公立醫院黨組織強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防范廉潔風險。制定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醫藥衛生領域廉政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持續加強行風建設,推進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治理長效機制建設,進一步凈化行業風氣。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和種植牙收費治理。加強醫藥領域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監管。”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