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采用AI技術,智慧制藥能夠為制藥企業帶來從研發、生產、流通到終端消費全鏈條的質量提升。”在2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建議,設立生物醫藥制造重大專項,支持智能制藥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鼓勵生物制藥裝備的發展,重點提升生物疫苗等防疫防控產品的應急生產能力。
絕大部分企業尚未建立數字化制藥生產線
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涵蓋生物技術產業、制藥產業、生物醫學工程產業等多個方面。近年來,在利好政策引導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一系列新產品新服務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新助力。
“但總體而言,我國制藥產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還不高,絕大部分企業實現了機械化制藥,但尚未建立數字化的制藥生產線。”張伯禮建議,提升醫藥制造技術水平,大力扶持行業整體升級。
他分析,智能制造能夠幫助制藥企業增強質量控制、降低質量風險,還可以幫助制藥企業提升效率、優化成本。
同時,智能制造系統通過生產、質控、物流、營銷、人力等環節的互聯互通,實現生產資料的最優化調度,提升生產效率。智能制造可以幫助制藥企業發展新的運營模式。通過與生產供應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用戶的相關系統對接,制藥企業可以合理高效地利用大健康數據、醫療大數據,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研發方向和市場戰略。
引領全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藥品制造技術升級
隨著健康中國建設全面推進,居民健康消費升級,要求醫藥工業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
“建議提高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品質,推動醫藥工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促進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體系融合,提高全行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張伯禮說。
他建議,創新和優化藥品審評政策,鼓勵在保障藥品質量的前提下,積極推進綠色智能制造技術在制藥工藝改造與提升中的應用。
此外,出臺藥品優質優價、納入醫保及集采等相關政策,引導企業在工廠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應用數字化技術,提高精益管理和質量控制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智能工廠,引領全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藥品制造技術升級。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