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血回輸簡單的說就是用自己的血,給自己做手術時使用,從而減少術中或術后輸注同源異體血。異體輸血容易導致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的傳播。近年來,自體血回輸在手術中的應用也逐漸增多,并被普遍關注和接受。
自體血回輸有術前自體血儲備,術前血液稀釋與術中血液回收三種:
(一)術前自體血儲備是指手術患者在術前的一段時間內(通常為2~4周),分次采集一定量的自體血,然后儲存起來,在手術當天再把這些自體血回輸給自己,以滿足手術用血的需要。
(二)血液稀釋指在手術前在一定的限度內,一邊為患者采血并暫時把血液儲存起來,另一邊用晶體液或膠體液不斷地給患者補充循環血容量,手術過程中利用稀釋的血液維持循環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濃度而減少血液紅細胞的丟失,從而減少術中失血,待手術結束前有計劃地將采集的血液回輸給患者。
(三)血液回收是指使用血液回收裝置將手術野的血液回收,通過離心杯等裝置將血液處理后再回輸給病人的方法。
這三種方式都屬于自體輸血方式,而自體輸血方式現已成為血液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相比較而言,血液回收比術前自體血儲備和血液稀釋更有效,更有利于術中失血回收。其中血液回收又分為非洗滌式和洗滌式血液回收二種?,F在臨床上普遍采用的是洗滌式血液回收。通過這種回收通??苫厥眨叮埃罚埃サ氖аF渥畲蟮膬烖c是并發癥少,缺點是廢棄了血液中的血液中的血漿成分。
自體血回輸優點多,與傳統異體輸血比:
1、可解決血源短缺的困難;
2、無輸異體血反應,并發癥少;
3、能避免異體輸血引起的疾??;
4、不產生對血細胞、蛋白抗原等血液成分的免疫反應;
5、無需檢驗血型的交叉配血,無輸錯血型之虞;
6、解決特殊血型(如RH陰性)病例的供血問題;
7、使不接受異體輸血的宗教信仰者也能接受;
8、紅細胞活力較庫血好,運氧能力強;
9、提高大出血時的緊急搶救成功率,避免手術中患者出血過多、過快,血液供應不及。
10、操作簡便,易于推廣;
11、大量出血,需要輸血的情況下節省開支,經濟合算,能降低患者醫療費用。
自體血回輸可明顯降低異體血輸血相關并發癥,有效避免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明顯減少異體血輸血的用量,且能夠獲得部分不愿接受異體輸血宗教信仰人士的認可,尤其是適用于具有嚴重異體輸血反應的患者。
自體血回輸的適應癥:
1、擇期手術:術前備紅細胞>=2u以上,無自體血回收的禁忌癥,如創傷比較大的骨科手術。
2、急癥手術:如肝、脾破裂、異位妊娠、顱腦外傷、心臟及大血管損傷等。
3、體外循環手術
4、稀有血型或曾經配血發生困難者。
5、因宗教信仰而拒絕異體輸血者。
6、術中:意外大出血。
7、術后:無污染的引流血,如縱隔引流,估計出血量較多的創口引流血。
自體血回輸的禁忌癥:
1、被污染的血液
(1)腹部空腔臟器破裂;
(2)感染傷口、菌血癥、敗血癥等;
(3)開放性創傷超過4h的積血;
(4)術中其他污染(創面洗滌液如安爾碘、乙醇、高滲糖、過氧化氫等;創面有外用止血藥物,如膠原、纖維素、凝血酶等)。
2、惡性腫瘤,手術部位失血可能含有腫瘤細胞未經滅活者。(瀕臨生命危急狀態除外)。
3、大量溶血、紅細胞大量破壞,無回收價值。
4、鐮狀細胞性貧血。
5、血液流出血管外超過6小時。
自體血回輸的注意事項:
1.術中處理的血液不得轉讓給其他患者。
2.自體血經洗滌后,血小板、凝血因子、血漿蛋白等基本丟失,故應根據回收血量或出血量予以補充。
3.術中快速回收處理的血液若未洗滌處理,其中含有抗凝劑,故應根據抗凝劑使用的劑量給予相應的拮抗劑。
4.術中回收處理的血中若殘留血紅蛋白(特別是快速回收處理的血液),應視血紅蛋白殘留量給予相應的治療。
5.術中回收操作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范,特別是人工回收操作。
6.回輸術中處理的血液時,必須使用輸血器。
7.血液保存:暫不回輸,可保存在22℃左右的環境中。若超過6小時,應置于儲血專用冰箱,但不超過24小時。
現代醫學提倡手術中盡一切可能減少血液丟失和減少同源異體血的輸注,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珍惜血液資源,更重要的是為了保障手術病人的生命安全。通過這一技術可降低因輸血問題帶來的醫療風險,提高合理用血方面水平,節約血液資源,緩解供血不足的社會矛盾,提高急診搶救的成活率,避免因血源緊張而引起的推遲治療,為手術意外大出血提供安全保障。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